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信息公开目录
  • 索引号: 000014349/2020-00042
  • 文号: 山安委发〔2020〕2号
  • 发布机构: 市应急管理局
  • 主题分类: 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监管
  • 组配分类: 规划计划
  • 发文日期: 2020-04-20 11:25:00

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印发《山南市2020年应急管理工作要点》的通知

2020年04月20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安委会各成员单位:

现将《山南市2020年应急管理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并于2020年6月底、12月底前分别将半年和年度工作完成情况报市安委会办公室。市安委会将根据情况对各级各部门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市安全生产委员会

2020年4月20日



山南市2020年应急管理工作要点

2020年山南市应急管理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重要论述,认真落实中央、自治区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着力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坚决杜绝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有效遏制较大事故,着力防范自然灾害导致人员伤亡,为统筹推进全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稳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脱贫攻坚营造良好的安全环境。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重要论述

1.深化学习领会推动贯彻落实。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救灾、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和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原原本本学、逐字逐句学、融会贯通学、联系实际学,准确把握新时代应急管理工作的部署要求,深刻认识应急管理在国家治理中的特殊重要性,把做好新时代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救灾、安全生产工作作为发挥和增强我国制度优势的重要任务,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确保应急管理形势和社会局势“双稳定”,为山南经济社会长足发展与长治久安营造良好的安全环境。

2.加强培训教育打牢思想之基。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救灾、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和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纳入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培训内容,纳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任务,加强对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和新调整的分管负责同志的安全教育培训,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增强红线意识、底线意识、风险意识,把好安全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总开关,提高对应急管理工作的领导和履职能力,切实担负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

二、健全完善应急管理工作体系机制

3.坚持和加强党对应急管理工作的领导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做好应急管理工作要坚持和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在地方各级党委的领导和指导下开展。各级应急管理部门要加强向同级党委、政府的汇报请示、情况报告、信息报送,加强部门党的建设工作,做到党的建设和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

4.着力构建功能完备的应急管理组织架构。一方面要理顺市、县(区)职责关系,既要加强市级在谋划部署、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等方面的职责,发挥指导协调作用,又要坚持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进一步强化县(区)在应对突发事件、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中的主体意识、主体责任、主体作用。另一方面要理顺综合管理和部门职责的关系,既发挥好各级应急管理、公安、交通运输、住房和城乡建设、自然资源、水利、林业草原、生态环境、卫生健康、综合执法、气象、消防救援等部门的职能优势,又发挥好各级应急管理议事协调机构的牵头抓总作用,形成合力、齐抓共管、协调推进。

5.着力构建事前预防控制体系。突发事件应对是包括事前预防、应急准备、监测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恢复重建等多个环节的全链条管理过程。应急管理工作要覆盖突发事件全过程,做到事前“无急有备”,事中“有急能应”,事后“应后能进”。各级应急管理部门要用心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必须把防风险摆在突出位置,‘图之于未萌,虑之于未有’,力争不出现重大风险或在出现重大风险时扛得住、过得去”的重要论述,坚持预防为主、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全面做好突发事件预防工作,抓早抓小抓苗头,把突发事件控制在基层、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当地。

6.加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探索建立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因地制宜发展依托重点企业应急救援队伍、社会群众志愿参与的紧急救援队伍,充实人员,保障装备,保证训练与演练,构建从“行政动员”到“全民动员”的新模式。加强对各级各类应急救援队伍的领导与指导,确保始终保持临战状态,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能做到组织领导有力、救援及时到位、物资装备充足,把损失降到最低。加强预案体系建设,力争上半年修编好全市应急救援总体预案并报请市政府印发实施,指导督促各县(区)、各部门修订完善分项预案,加强预案演练,做好与企业预案的衔接,落实预案备案要求,确保常备常新。完善应急资源储备购置、紧急征用和跨区域调度机制,确保能够适应复杂条件下有效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峰值需求,做到备得有、找得到、调得快、用得好。强化各级各有关部门应急值守,畅通信息报送渠道,确保第一时间掌握全市突发事件情况并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坚决杜绝迟报、漏报、谎报、瞒报。

7.推进科技支撑能力建设。加强“十四五”项目调查研究和汇报衔接,力争将山南市综合应急救援指挥基地、综合性应急救援物资装备库、应急管理信息化体系建设、森林消防基地、航空应急指挥中心等项目列入全市“十四五”盘子。加快整合各部门监测预警平台,完善多部门联合会商、信息共享、情况推送、协调联动的机制,依靠科技做好监测预警、风险防范、救援处置等工作,提高应急管理科学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推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火灾防控、消防救援等行业领域现代技术装备应用,推进道路交通生命防护工程建设、“两客一危一校”车辆联网联控和动态监控,推进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和“智慧消防”建设应用,在规模以上重点企业加大科技应用,逐步推行“机械化换人、自动减人、智能化无人”。继续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邀请内地专家赴我市开展专家“会诊”和安全风险“体检”,帮助查摆整改深层次隐患。

三、牢牢把住安全生产基本盘不动摇

8.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严格贯彻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和《西藏自治区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细则》,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和“谁主管、谁负责”的要求,落实好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领导责任、县(区)属地管理责任、行业部门监管责任、其他部门共抓责任、全社会参与监督责任。要着力督促引导企业落实好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健全企业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生产费用提取管理使用制度,按要求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加大安全投入,认真开展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强化安全生产领域失信行为联合惩戒,落实“黑名单”制度,提高企业违法成本。要将安全生产情况作为干部考核及选拔任用的重要参考内容,落实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和安全生产述职报告要求,下级政府主要负责人12月底前就安全生产工作履职尽职情况向同级党委和上级政府作出书面述职。

9.巩固深化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成果。认真落实国家、自治区和市委、市政府安全生产改革发展要求,对照《山南市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重点任务分解表》(山委办〔2017〕59号)逐项梳理由本部门负责的任务完成情况,已完成的要巩固提高,正在落实的要抓紧推进、坚决落实到位,未落实的要认真分析原因、研究对策、积极推动落实。2020年6月份,市安委会办公室要对全市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任务落实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全面掌握有关情况并向市委、市政府作专题报告。

10.推进安全生产地方立法工作。在前2次征求意见建议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善《山南市安全生产条例》、《山南市危险化学品条例》,2020年6月份前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核。全面梳理总结“十三五”时期全市安全生产工作取得的成绩、存在的困难、面临的新问题,做好山南市安全生产“十四五”规划编制的前期准备工作,加强资料收集、调查研究,确保编制的规划有用、能用、好用。

11.加强依法治理。突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实行安全生产重大隐患“一单四制”即一个重大隐患一个清单和重大隐患交办制、台账制、销号制、通报制,全力做好重点特殊时段、重大活动期间、汛期安全防范。继续推进跨部门和行业安全生产“双随机”监管,鼓励增加联合执法频次,严格落实“四个一律”执法措施,突出事前执法,加强举报案件执法,公开曝光典型违法行为和违法人员。建立健全“逢查必罚”机制,对严重违法行为坚决追究法律责任,以严格的执法,强化惩戒震慑,推动企业严格履行法定责任。提升执法效能,加大对执法执行率、处罚率的督查,2020年各县(区)安全生产领域现场处理、行政强制、行政处罚等执法措施次数同比要增加12%以上,年度监督检查行政处罚案件占总检查次数的比例达到7%以上。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应急管理部门执法要佩戴执法记录仪,做好执法全过程记录,文明执法,及时依法公开监管执法、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信息。

12.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为抓手强化各领域安全监管。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重要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国家、自治区、市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特别是刘鹤副总理、王勇国务委员、赵克志国务委员和齐扎拉主席、普布顿珠市长重要讲话精神,结合安全生产大检查常态化制度化,认真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成立工作专班,加强组织领导,细化工作方案,推动措施落实,持续深化道路交通、非煤矿山(含尾矿库)、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含烟花爆竹、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消防、工商贸、旅游、校园及院校实验室、医院、电力、特种设备、民爆物品等重点领域和重点部位专项整治,确保行动取得实效。

13.推进安全发展城市建设。落实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建设任务,加强高层建筑、大型综合体、隧道桥梁、燃气、电网、电梯、游乐设施等高风险场所安全监测监控,强化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安全风险评估,建立城市安全风险信息管理平台,完善大型活动防拥挤、防踩踏等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大型活动人员密集场所安全监管,推进城市安全发展。

14.严格事故调查处理。定期组织清查各县(区)事故调查处理情况,督促严格生产安全事故调查程序、时限和信息公开发布工作,落实事故责任追究和防范措施。继续执行事故提级调查和挂牌督办机制,组织开展较大及以上事故调查责任追究和整改措施落实情况“回头看”,对落实不到位的依法依规严肃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责任。加强生产安全事故联网直报工作,确保全市直报率100%。

四、提升自然灾害防治工作能力

15.健全完善自然灾害防治责任体系。立足机构改革职能转变实际,各涉灾部门认真学习贯彻“三定”方案规定的工作职责,加强沟通交流与协调联动,理顺机制,形成合力。加强统筹指导和综合协调能力建设,充分发挥各防灾抗灾指挥机构、议事机构防范部署与应急指挥作用,建立完善防灾减灾、应急救灾、恢复重建体制机制,构建多方参与的社会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格局,提高工作成效。争取2020年编制完成全市防灾减灾总体规划,协调涉灾部门编制各自领域专项规划,做好规划衔接。建立健全市、县(区)两级自然灾害灾情会商机制,构建灾害信息共享模式,完善灾害信息报告、发布制度,提升自然灾害灾情信息规范化管理水平,市、县(区)涉灾部门将本行业灾害信息情况及时统一报送同级应急管理部门,由应急管理部门负责收集汇总和统一上报,并及时对外发布灾情信息。

16.推进自然灾害防范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提出的“九个坚持”,加强同上级业务部门、对口援助单位的协调沟通,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和第三方机构,认真落实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工程、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修复工程、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和避险移民搬迁工程、应急救援中心建设工程、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工程、自然灾害防治技术装备现代化工程。认真开展自然灾害隐患排查工作,摸清风险隐患底数,全面掌握灾害第一手资料,建立全市灾害信息数据库,提高应对灾害能力。

17.加强自然灾害隐患排查治理。推动开展全市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细化实施方案,明确各级各部门普查任务,做好普查前期准备与具体工作,建立分类型分区域自然灾害风险基础数据库,为灾害隐患排查治理、监测预警、应急救援提供有力支撑。针对不同县(区)、不同时期自然灾害特点,落实针对性措施,加强针对性防范,加大灾害易发多发区、地质灾害隐患点、水库堤坝、农田水利设施、森林草原、企业作业区和生活区等重点部位安全巡检,全面排查整治灾害隐患,防止灾害引发事故。加强防汛抗旱、防震抗震、农村危房改造、森林草原防火等工程建设,提高自然灾害工程防御能力。利用学校、公园、广场、体育场、住宅小区等现有场所,因地制宜做好应急避难场所和地质灾害应急避险场所建设。加强自然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力争2020年底前配齐市、县(区)、乡(镇)、村(居)四级自然灾害专(兼)职人员,推动灾害信息速报工作。

五、抓好基础保障工作

18.加大宣传教育工作力度。充分发挥山南报、山南电视台、山南网等主流媒体作用,进一步扩大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救灾、安全生产宣传声势,开辟宣传专栏,增加宣传频次,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发挥驻村工作队、寺管会、警务站、劝导站等基层组织作用,做好入村入户宣传,向群众面对面宣讲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应会知识,并支持、鼓励村(居)将应急防范、防灾减灾、安全生产纳入村规民约,有效提升广大群众法律意识、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自救互救能力。督促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全面落实三级教育培训制度,注重开展针对性培训和事前、事中、事后教育,增强员工法律观念和安全意识。围绕“安全生产月”、全国“防灾减灾日”、消防宣传日等重点主题活动,以农牧民群众、生产经营一线员工为重点,采取浅显易懂、生动形象地方式,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喜闻乐见的宣传活动,利用好手机短信和已建成的微信群、公众号等新媒体作用,推送安全常识、紧急避险、风险预警、事故案例等信息,扩大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覆盖面,推动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救灾、安全生产“九进”。

19.推进安全风险网格化管理。依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格化工作格局,将风险隐患排查、情况报告、协助执法和应急处置等纳入基层综治办工作职责、纳入“双联户”工作职责,配备专(兼)职人员,支持、鼓励乡(镇)、社区开展安全和灾害隐患问题排查检查,落实重大安全隐患和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制度,推进群防群治工作力度,筑牢应急救援处置、防灾减灾救灾、安全生产的人民防线。

20.加强应急管理队伍建设。全市应急管理系统要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着眼新时代应急管理事业需要,巩固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全面加强应急管理队伍思想建设、组织建设、能力建设、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引导应急管理系统干部职工强化责任担当,培养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在防范、应对灾害事故一线磨砺成长,建设一支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作风过硬、本领高清的应急管理队伍。在继续采用“请进来、走出去”方式加强人员培训的同时,探索在内地专业院校开设挂职培训班,加强队伍专业化建设,提升应急管理干部职工综合素质与履职能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